關于仁的小故事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7-16 20:45 作者:admin 點擊: 【 字體:大 中 小 】
百里負米
仲由,字子路、季路,春秋時期魯國人,孔子的得意弟子,性格直率勇敢,十分孝順。早年家中貧窮,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,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
親。父母死后,他做了大官,奉命到楚國去,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,所積的糧食有萬鐘之多。坐在壘疊的錦褥上,吃著豐盛的筵席,他常常懷念雙親,慨嘆說:
“即使我想吃野菜,為父母親去負米,哪里能夠再得呢?”孔子贊揚說:“你侍奉父母,可以說是生時盡力,死后思念哪!”
關于“仁”的故事
1、親嘗湯藥
公元前202年,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。劉邦的四兒子劉恒,即后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'大孝子。劉恒對他的母親皇太后很孝順,從來也不怠慢。有一次,他的母親患了重病,這可急壞了劉恒。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,臥床不起。劉恒親自為母親煎藥湯,并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床前。
每次看到母親睡了,才趴在母親床邊睡一會兒。劉恒天天為母親煎藥,每次煎完,自己總先嘗一嘗,看看湯藥苦不苦,燙不燙,自己覺得差不多了,才給母親喝。劉恒孝順母親的事,在朝野廣為流傳。人們都稱贊他是一個仁孝之子。
2、鹿乳奉親
周郯子,品性至孝。剡子父母年老,且雙目都患有眼疾,父母需要鹿的乳汁洗眼。郯子就披上鹿皮,前往深山里去,偽裝在群鹿中間,于是取鹿乳來供養(yǎng)雙親。打獵者看見他,以為是鹿便想射他。剡子便將實情告訴他,才得幸免。
有詩說:父母親老人想吃鹿乳,剡子身披鹿皮想混入鹿群取鹿乳。一次取乳時,看見獵人正要射殺一只麂(jǐ)鹿,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(xiàn)身走出,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(yī)病的實情告知獵人,獵人敬他孝順,以鹿乳相贈,護送他出山。
3、孔融讓梨
孔融,字文舉,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,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孫,高祖父孔尚當過鉅鹿太守,父親是泰山都尉孔宙。孔融別傳記載:孔融四歲的時候,和哥哥吃梨,總是拿小的吃。有人問他為什么這么做。他回答說:"小孩子食量小,按道理應該拿小的?!?/p>
李賢注解的《后漢書·孔融傳》中的《融家傳》記載:”孔融四歲的時候,和哥哥們一起吃梨,孔融總是拿小的吃。有大人問他為什么這么做。他回答說:"我年齡小,食量小,按道理應該拿小的?!坝捎诳兹谶@么聰明早慧,很小就飛外這樣的道理,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?!薄?/p>
4、嘗糞憂心
庾黔婁,南齊高士,任孱陵縣令。赴任不滿十天,忽覺心驚預汗,感家中有事,當即辭官返鄉(xiāng)。回到家中,知父親已病重兩日。
醫(yī)生囑咐說:“要知道病情吉兇,只要嘗一嘗病人糞便的味道,味苦就好?!鼻瓓溆谑蔷腿L父親的糞便,發(fā)現(xiàn)味甜,內心十分憂慮,夜里跪拜北斗星,乞求以身代父***。幾天后父親死去,黔婁安葬了父親,并守制三年。
5、扼虎救父
楊香14歲這年,曾隨同父親去田里割小米,忽然躥出一只大老虎,一口將他叼住。楊香急壞了,一心只想著父親安危的她,完全忘了自己與老虎的力量懸殊。好個楊香,只見她猛地跳上前去,用力卡住老虎的頭頸。
任憑老虎怎么掙扎,她一雙小手始終像一把鉗子,緊緊卡住老虎的咽喉不放。老虎終因喉嚨被卡,無法呼吸,癱倒在地上,他們父女才得以幸免遇難。一個小女孩,徒手搏虎,并從虎口中救出了自己的父親,其孝心和勇氣真令人贊嘆。
關于仁的小故事2一、宋初有個將領還是地方官(記不太清了,待我回去查證),有一次,手下人犯了錯。他當時并沒有追究,過了幾年,他才因為這件事,打了這個犯錯人幾十板子。身邊人覺得很奇怪,有些摸不著頭腦。
他跟他們說:我之所以當時沒有處罰他,是因為他那時候剛剛娶了媳婦兒,如果那時候治他的罪,家里就會認為是新娘子不祥,帶來的禍端。新娘子在婆家必然非常艱難,受排擠和壓迫,很容易離婚。
但他所犯的錯誤是一定要懲罰的,所以我現(xiàn)在打他的板子,這樣,一來他罪該如此,二來也不會牽扯到無辜的新娘子,不會讓他們家里人歸罪于她。
二、宋太祖趙匡胤很節(jié)儉,每日餐食都比較簡單。這天,他發(fā)現(xiàn)菜里有個臟東西,可能是掉落的頭發(fā)或者小蟲子之類的。趙匡胤和服侍他的太監(jiān)都看到了,但太祖并沒有聲張,只是把臟東西挑出來,繼續(xù)吃。
還叮囑太監(jiān),千萬不要將此事告訴掌管御膳的官員,這是一件小事。但如果讓御膳官知道了,必然會因此而狠狠地責罰御廚。
三、宋朝的第四個皇帝宋仁宗,更是以寬仁著稱,因此謚號“仁”。有一次,宋仁宗從外面回來宮里,急匆匆的要水來喝。宮女、太監(jiān)從來沒見過皇帝如此不顧形象的大口喝水,都有些奇怪。
喝完了水,仁宗才跟太監(jiān)、宮女說:剛剛在外面,很是口渴??墒俏噎h(huán)顧左右,發(fā)現(xiàn)隨從都沒有帶水出來。我本來想叫人取水來,可是想到本來這事按規(guī)矩都應該是安排好的。如果我叫人另外取水,本來負責帶水的事后一定會受到主管的責罰。因此我就一直忍著,直到回宮。
四、曹操贊賞關羽為人,拜其為偏將軍,禮遇甚厚。不久卻覺察關羽心神不定,無久留之意,便對與關羽關系甚好的張遼說:“卿試以情問之”。
張遼去問關羽,關羽嘆息道:“吾極知曹公待我厚,然吾受劉將軍厚恩,誓以共死,不可背之。吾終不留,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”(《三國志·蜀書·關羽傳》)。
(翻譯: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情義深厚,但是我受劉將軍的深恩,發(fā)誓與他同生死,不能背棄他。我終將不能留下,我必當立功來報答曹公后才離開。)
張遼將關羽的這番話轉告曹操,曹操聞后,不但沒有怨恨關羽,反而認為他有仁有義,更加器重他。
馬甲君曰:權力越大,行使起來越要小心謹慎,因為你可能并不知道你的一個批評或者責難,會對小人物有怎樣的影響。特別本來無關緊要的小事,從大人物口里講出來,可能也會成為天大的事,使犯錯者承受本不該承受的過度責罰。
五、戰(zhàn)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好士,門下有食客數(shù)千人,其中有一個叫馮諼,馮諼在孟嘗君家曾彈劍唱道:“長鋏歸來乎,食無魚、出無車、無以為家”等歌,因而馮諼食有魚、出有車、他的母親也得到了孟嘗君的照顧。
有一天,孟嘗君出了個通告,詢問府里的賓客:“有誰熟悉算帳理財,能夠替我到薛地去收債?”馮諼在通告上寫:“我能”。于是孟嘗君派馮諼去收債,辭行的時候,馮諼問道:“債款全部收齊,用它買些什么東西回來呢?”孟嘗君說:“看我家里缺少什么東西,就買什么。
關于仁的故事
仁的產生是社會關系大變動在倫理思想上的表現(xiàn),是對子與父、君與臣以及國與國關系的倫理總結,因而具有很豐富的內容。從另一個角度說,仁學思想的產生是社會生產力發(fā)展的結果,生產力的發(fā)展必然促使生產關系的變革,這種社會變革引起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劇烈變化,從而出現(xiàn)了“禮崩樂壞”的局面。在之前的周禮被破壞后,有識之士便站了出來,尋求一種新的理想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??鬃泳褪沁@樣從春秋時代大量有關仁的思想資料中加以取舍,提煉和綜合,使仁真正成為一個范疇,并以此為邏(曹縣很富嗎?曹縣是山東省管轄的一個縣。從該縣2020年完成的宏觀經濟指標來看,GDP已經超過460億元,屬于全市為數(shù)不多GDP突破460億的縣,綜合經濟實力相對較強。)輯起點,構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體系。 在孔子提出系統(tǒng)的仁學思想之前的春秋時代就出現(xiàn)了許多關于仁的思想記載?!对娊洝む嶏L·叔于田》曰:“洵美且仁”《詩經·齊風·盧令》曰:“其人美且仁”,兩處提到仁,且都和美字聯(lián)系一起,顯然在這里,仁是儀文美備的意思,有“文質彬彬,然后君子”的意義。《尚書》有“予仁若考,能多才多藝,能事鬼神”,“予仁若考”就是“予仁而巧”,“巧”就是多才多藝,也就是《論語》中所說的`:“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驕且吝,其余不足觀也已”?!秶Z晉語一》:“愛親之謂仁”,仁體現(xiàn)在父子關系上就是愛親就是孝?!秶Z晉語二》中申生拒絕逃亡說:“仁不怨君”“逃死而怨君不仁”。仁體現(xiàn)在處理國與國關系上,就是保護小國,救助鄰國。此外,仁還有其他含義。如《國語晉語二》說“利國之謂仁”。 可見,仁包含的范圍是相當廣泛的,他包括了各種具體的宗法道德為主的行為規(guī)范,在當時他已經涉及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問題??鬃诱窃诖嘶A進一步提出仁的倫理道德意義。
春秋時,仁往往與忠、義、信、敏、孝、愛等并列,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。但是,孔子以前,仁并未受到特別的重視,只有到了孔子這里,仁才被從其它德性中超拔出來,并被賦予新的豐富的內涵。 春秋時期,禮崩樂壞,世衰道微,這就成為了孔子“仁”的思想得到認同的現(xiàn)實基礎。馮友蘭曾說:“孔子對于中國文化之貢獻,即在一開始試將原有的制度,加以理論化,與以理論的根據?!边@話非常正確。而孔子所給與原有制度的“理論的根據”不是別的,正是仁。全新意義上的仁,完全是孔子動心忍性、敏求善思,自家體貼出來的,是孔子述中所作。 孔子之后,在歷代儒家不斷地澆灌和護理之下,這棵新芽歷經兩千多年的時空穿越,終于又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------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為主干的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。因此,發(fā)現(xiàn)仁,并且把禮樂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礎上,這是孔子對中國文化最偉大的貢獻。借助于仁,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順利地實現(xiàn)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轉折;借助于仁,孔子之前數(shù)千年和孔子之后數(shù)千年的文化血脈得以溝通連接,而沒有中絕斷裂
【仁的小故事】相關文章:
經典小故事05-13
廉潔小故事11-23
英語小故事11-30
英雄小故事11-28
節(jié)儉小故事04-19
科普小故事03-14
感人的小故事05-30
數(shù)學小故事05-31
德育小故事【精選】03-30
